一、RWA的本质是“现实资产的标准化上链+金融化映射”

现实世界资产(Real World Assets)是指那些原本存在于链下的、可衡量的经济性资产,如债权、不动产、供应链应收、品牌IP、绿色能源、存量股权等。RWA通过区块链技术完成确权、拆分、估值映射,并以Token的形式进行流通、抵押、交易或作为支付媒介,连接的是链下价值与链上金融。

相比DeFi的纯数字资产,RWA的关键在于它具备现实收益基础合规潜能。这使得RWA被视为Web3世界“走进现实经济”的核心桥梁,也成为稳定币之外,当前唯一一个被传统金融广泛接受的链上资产范式。

【RWA专题】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进入加速期,基础设施与合规赛道同步推进


二、基础设施三要素:确权、估值、可流通

1. 确权——链改不是上NFT,是流程资产的标准化映射

RWA的第一步是资产确权,但它不同于简单的上链登记或NFT凭证,真正的确权涉及原始合同、主体法律、监管披露与转让机制。多数RWA项目将底层资产托管于SPV(特殊目的载体),通过链下法律协议与链上Token实现映射。当前行业标准多借鉴MakerDAO、Centrifuge等结构,强调链下真实合同+链上映射合约的双重机制。

2. 估值——从可审计收益到AI驱动动态估值

估值是RWA金融化的前提。不同于股权的高波动性,RWA更接近债券结构——以预期现金流、抵押物或生产价值进行计算。为了提升流通性,许多平台开始引入AI审计模型,实时追踪资产变动、还款行为或订单情况,推动从“静态估值”走向“智能估值”,成为RWA DeFi化的重要保障。

3. 可流通——从融资型RWA到支付型RWA的跃迁

早期RWA主要用于质押融资,如Maple Finance等信用池平台;而随着USDC、EUROe等稳定币开始对接RWA收益结构,以及像DCOOL等平台推出“支付即通证化”机制,RWA开始真正进入消费场景、支付场景,形成正向循环的经济闭环。这也意味着RWA不再是机构专属,也可以服务中小企业与C端用户。

【RWA专题】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进入加速期,基础设施与合规赛道同步推进
Caption

三、政策趋势:从监管真空到“可控沙盒”,港新争相试点

2024年起,全球监管机构对RWA态度趋于明朗:

  • 香港:证监会发布《数字资产政策2.0》,鼓励RWA项目在港注册SPV及申请虚拟资产发行通告豁免(VASP豁免机制),同时明确STO(证券型通证)需配合持牌托管与法律意见书备案。

  • 新加坡:MAS扩大DPT(数字支付代币)许可范围,可覆盖RWA支付类代币,并鼓励持牌机构试点RWA类资产与DeFi池接轨。

  • 阿布扎比/巴林:通过开放沙盒支持碳资产、能源凭证、不动产等链上化,成为中东RWA试点的前沿区域。

  • 中国大陆:通过“数字人民币+资产数字化”在产业侧悄然推进RWA探索,部分地方国资平台正试水“数据资产”类RWA合约。

全球正从“监管阻力期”进入“可控支持期”,RWA合规路线图逐步清晰。

【RWA专题】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进入加速期,基础设施与合规赛道同步推进


四、代表项目观察:从机构级RWA到支付场景RWA

✅ Franklin Templeton

美国老牌资管机构,发行链上美债基金BENJI,采用公链Solana部署,支持每日申购赎回,管理规模超3亿美元。典型的“传统金融+链上资产”。

✅ DCOOL(Web3支付RWA平台)

由DOMI CHAIN团队打造,DCOOL推出“真实商户+真实支付+RWA代币发行”一体化机制,将RWA与支付场景结合,通过“支付即铸币、消费即挖矿”的方式,推动RWA进入消费生态,构建稳定币与RWA资产的循环经济模型。

✅ Ondo Finance

美国RWA项目,已上线多种债券类RWA产品,并与以太坊L2、链上基金合作,为DAO提供低风险收益标的。其架构兼顾合规、收益与流动性,成为RWA金融结构的标杆。

【RWA专题】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进入加速期,基础设施与合规赛道同步推进


五、总结:RWA是连接虚拟与现实的链上经济“基建工程”

当前,Web3的最大问题并非技术瓶颈,而是价值与现实的连接断层。RWA所构建的,是从实体资产到数字代币、从链下信任到链上信用的桥梁。在这个桥梁建成后,区块链不再只是“炒币工具”,而成为能支撑全球价值流通的新金融底座。

未来5年,将是RWA生态从技术试验走向主流落地的关键期。从DeFi借贷、消费支付、供应链融资、品牌资产,到地方政府的资产数字化治理,RWA将成为“数字经济现实化”与“现实资产数字化”的交汇核心。

【RWA专题】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进入加速期,基础设施与合规赛道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