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oyChen
Hara,Janction的创始人和现任CEO,今天已经成为日本加密货币行业里不可忽视的人物。尽管他曾在KPMG从事会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IPO、并购及审计经验,但他真正“爆发”的时刻,还是要归功于他与区块链的邂逅。回望自己的职业轨迹,Hara坦言,他曾在多个领域中摸爬滚打,但真正让他感受到“跨越”的,是他参与Jasmy项目的那一段旅程。
作为一名在传统金融行业打拼的专业人士,他曾面临着许多对区块链技术的质疑与阻力。2016年,Jasmy的前身尚是一个半导体供应公司,专注于物联网设备的开发。直到2017年底,公司才决定转型,进军区块链行业。“当时,Jasmy的管理层并没有对区块链技术有清晰的认识,代币的用途和治理结构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Hara坦言,“我花了大量时间深入研究ICO和加密货币的市场,并提出了将去中心化的身份和数据应用作为代币经济的核心思路。”那时的日子虽然充满挑战,但在如今的Hara看来,这段充满探索与试错的历程,已然成为一种珍贵的财富。
无论是对Hara个人,还是对janction来说,有两个始终无法回避的问题:一个是“创新如何实现”,另一个是“人才如何培养”。“物联网和区块链的发展让我看到了AI的巨大潜力,因此我决定涉足这个领域。”Hara说道。核心业务是建设一个Layer 2平台,提供GPU计算资源和数据存储解决方案,旨在为学术机构和初创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开发大型语言模型。
“AI与区块链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尤其是在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方面。”Hara解释道,“我们通过构建GPU节点和Layer 2技术,为研究人员和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帮助他们加速AI技术的研发。”目前已在像Janction这样的平台上部署了约4000个节点,计划为东京大学等学术机构提供计算资源,帮助他们在AI领域取得突破。
日本社区的壁垒:文化与监管的双重挑战
“日本的区块链市场,坦率来说,始终面临着巨大的壁垒。”Hara开门见山地提到,尽管日本是全球最先进的科技市场之一,但在区块链的接受度和监管环境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DeFi领域,日本的监管政策一直处于一种相对保守的状态。“我们在日本推出区块链项目时,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监管的不确定性。”他说,“DeFi项目在日本几乎没有机会生根发芽,连DEX都被禁止。这不仅是政策上的障碍,更是整个社会对区块链技术认知的局限。”
这也成为了Hara在创业过程中一再思考的问题之一。2018年,Hara加入Jasmy并担任CFO时,尽管该项目的初衷是围绕物联网进行创新,但他深知,若想让Jasmy真正做大,就必须超越日本市场的局限,走向全球。“虽然Jasmy在日本上市取得了成功,但我们的市场扩展始终把目光投向了海外。”Hara强调道,“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看好日本市场。”
确实,Hara观察到,许多来自韩国和中国的区块链项目,在试图进入日本市场时,常常受到语言和文化障碍的影响,特别是当这些公司没有本地化团队时,沟通与合作会变得格外困难。“我们在与日本的大公司合作时,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他提到,“然而,如果能找到会日语的团队成员,这些问题是可以克服的。像与索尼这样的公司合作,我们必须面对并解决这些挑战。”
然而,Hara也并不否认,过度依赖日本市场可能带来的潜在限制。“在启动Jasmy时,我们首先选择从海外市场入手,这个战略决定了我们不会仅仅专注于日本。”他坦言,“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如果仅依赖日本市场,项目将会面临巨大的局限性。日本市场虽然庞大,但它的开放性相对较小,国际化才是未来。”
除了技术,还有人才。
区块链行业的快速发展,也面临着人才的更替和新老力量的交接。就像Hara在Jasmy初创阶段时所经历的那样,人才的流动和接班问题总是一个难题。“在日本的行业中,实际上有很少的机会去招聘区块链工程师,即使能找到,也很难找到精通像Layer 1这种大型项目的工程师。因此,在Janction,我们能够从阿根廷、希腊和西班牙等地招聘到优秀的工程师,我们的CTO来自澳大利亚,所以我们的团队也包括来自欧洲和南美的成员。这种全球化的技术团队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优势。”
Hara指出,日本对加密货币的接受度虽然逐步提高,但市场上大多数项目仍然局限于小范围的实验性应用,缺乏足够的创新和突破。“我们看到很多海外项目,尤其是来自韩国和中国的区块链公司,他们希望在日本市场获得成功,但无论是语言障碍还是文化差异,都使得这些项目在进入日本时遭遇了巨大的挑战。”他说,“即便他们提供的服务具有全球视野,甚至支持日语,依然很难跨越这些壁垒。”
对于大部分有信息想要进军小语种社区的海外项目,经常屡屡在日本市场碰壁。日本内部需要突破,外部也需要融入的“围城”现状一直是很多创始人讨论的热门话题。不过,Hara也提到,对于那些能够在日本找到本地化团队的海外公司而言,仍然有机会与日本的大公司建立合作,尤其是像索尼、松下这样的企业。然而,这种合作往往需要更多的耐心与时间,以克服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我们在Jasmy的早期,选择从海外市场入手,”他说,“通过这样的策略,我们避免了在日本市场过度依赖带来的限制。”
区块链理想主义与meme:文化现象还是市场泡沫?
在谈到区块链行业时,Hara深刻分析了当前的两股力量——区块链理想主义与meme币现象。对于像Jasmy这样的项目,Hara一直坚信区块链技术的潜力,他强调:“区块链的真正意义在于去中心化,数据的自主权和透明性,而不仅仅是交易或投机。”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区块链项目应当是能够为用户带来长远利益的应用,不是为了短期投机而生。“我们在Jasmy的目标,始终是建立一个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区块链平台,而不是仅仅为了吸引眼球。”
然而,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蓬勃发展,meme币现象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也让许多原本关注技术创新的行业人士感到困惑和不安。“meme币的文化现象有其存在的意义,”Hara坦言,“它们让普通投资者和公众对区块链有了更多的了解,但这并不代表它们是可持续的项目。”他继续说道,“比如最近大火的‘TRUMP’,它们的吸引力在于能够快速带来利润,但它们并没有实际的应用场景,长期来看,这样的币种很难支撑起真正的价值。”
对于meme币,Hara的观点是复杂的。“从市场角度来看,meme币的确能迅速吸引大量投资者,甚至带来短期的财富效应。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投机行为会给整个行业带来负面影响。”他说,“我个人并不投资meme币,因为它们缺乏真正的技术创新,也不符合我对区块链的理想主义。”他同时指出,虽然meme币本身存在风险,但它们也起到了某种社会实验的作用,揭示了市场对区块链技术的认识和误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型公司,包括索尼,都开始对这类币种进行禁令的原因。”
这些meme coin的成功无可否认,但正是这一点,也成为近年来业内对炒作情绪的质疑所在。有些人认为无非是短期炒作的情绪推动,缺乏真正的技术支撑和内在价值;而更多的问题在于区块链技术是否还能够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技术生态,超越目前的成就?
对于Hara而言,区块链的理想主义不应止步于追求短期利润的现象,而应注重真正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技术和应用。“就像我们在Jasmy所做的那样,我们更关注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为物联网和数据管理带来创新,而不是单纯依赖投机性的市场热点。”他说。
想要了解完整内容:
Podcast: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791f424d74435e4a34ab974
Youtube:https://youtu.be/w3vykWqMy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