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大侠(@Web3Donny)

2015年,杭州西湖畔,25岁的孙宇晨站在一群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旁边。他是湖畔大学第一期最年轻的学员,周围是马云、柳传志、史玉柱等耳熟能详的企业家。

那时的马云作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登上《福布斯》封面,阿里也完成美股史上最大IPO,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商业的力量,风光无限。

特稿 | 孙宇晨的野心第一届湖畔大学合影

十年后,斗转星移,世事变幻。

2025年,当34岁的孙宇晨以"Crypto's Billionaire Builder"(加密领域的亿万富翁建造者)的身份登上《福布斯》封面,那个曾经站在商业巨人身后的年轻人,正悄然接过时代的接力棒。

特稿 | 孙宇晨的野心

这不是偶然,因为在仅仅半个月之后,关于孙宇晨的另一件大事再次发生。

202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受理Canary Capital提交的现货TRX ETF申请——这是全球首个以华人公链为底层资产的ETF提案。

如果获批,意味着波场TRON正式进入华尔街主流金融体系,而孙宇晨,将成为第一个让华人区块链技术被全球传统资本认可的创业者。

特稿 | 孙宇晨的野心

十年前,没人能想到这个喜欢在微博上闹腾的年轻人,会成为加密世界最不可忽视的华人力量。

从二十多岁创业开始,从被质疑到被认可,他用十年时间证明了创业者坚守的价值。

他的野心体现在他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里,正如他在推特上写下的那句:

"Decentralization will prevail"。

这既是对行业的期许,也是对自己十年坚守的最好注解。

特稿 | 孙宇晨的野心

一、那些曾经豪言要改变世界的白皮书

翻开华人公链的编年史,满目尽是折戟沉沙的故事。

量子链(QTUM),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中国版以太坊",如今只剩下微乎其微的日活地址。它的创始人早已半隐退,在公开场合绝口不提当年的雄心。

小蚁(NEO)的境遇同样令人唏嘘。这个曾经的行业标杆,GitHub上的最后一次重大更新停留在好几年前。就像它的中文名字"小蚁"一样,渐渐消失在了丛林深处。

更不用说本体(Ontology)和维链(VeChain),它们都曾以解决实际痛点的承诺,在行业最狂热的时期收获无数拥趸,但是现在也已慢慢消散在这个行业。

这个行业的残酷之处在于,它从不同情情怀,也从不相信承诺。那些曾经豪言要改变世界的白皮书,最终都败给了最简单的商业法则:是否持续创造价值,或者被遗忘。

而华人公链的兴衰史,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这个新兴行业最真实的生存法则。

波场TRON的故事截然不同,它不仅活过了三个完整的牛熊周期,从2017年创建,到2025年坐拥3亿全球用户,孙宇晨完成了一个幸存者的完美蜕变。

"我们活下来了,而且活得很好。"在最近的一场推特Space中,孙宇晨用平静的声音说道。

他的野心从不掩饰,让华人区块链技术站上全球金融舞台,这就是他的理想。

特稿 | 孙宇晨的野心

二、谁不想做点有理想的事情

天使投资人陈伟星曾投资过币安、量子链、火币、波场等多个区块链项目,近期他在直播时聊到孙宇晨说道:

“以前的孙宇晨可能只想着赚钱,但是他现在真的想做点有理想的事情,如果中国有人愿意干事情,他是最愿意干事情的。

抛开营销的表象,孙宇晨在加密领域的布局可谓高屋建瓴。

他在加密领域的成就不仅体现在单一项目的成功,更在于他通过创新和业务整合,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多元的加密生态系统。

他的战略眼光和执行能力,使得火币HTX、TRON、Poloniex、SunPump等平台和项目能够协同运作,形成一个闭环的加密经济体系。

这种整合不仅提升了各个项目的价值,也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服务和体验。

当然除了商业成就,孙宇晨那些登上热搜的营销事件显然让他获得了更广泛的知名度。

他以624万美元拍下天价香蕉的行为艺术,继续向世界呐喊区块链的价值,这种看似张扬的举动背后,也让加密文化再次成为大众焦点。

特稿 | 孙宇晨的野心

他也能带着全球网红顶流“甲亢哥”Speed突袭Web3香港活动现场,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拥抱年轻化的表达方式。

特稿 | 孙宇晨的野心

正如他在采访中强调的:"咱们这个行业需要被看见,更需要被理解。"

这种打破常规的营销以及战略,同样体现在他与特朗普家族的战略合作中。

三、让加密货币成为商业与政治的桥梁

2024年底,孙宇晨斥资7500万美元成为特朗普家族加密项目WLFI的最大投资人。

2024年11月26日,孙宇晨的个人简介多了一个新头衔:特朗普家族加密货币项目WLFI顾问。

特稿 | 孙宇晨的野心

很多人都开玩笑说,孙哥这步棋,下得精妙绝伦。

在全球范围内,加密行业一直存在“圈层化”现象,许多项目只在小范围内流通,难以触达更广泛的受众。

而孙宇晨用他的方式,让加密货币成为商业与政治的桥梁,推动行业向主流迈进。

这一投资也标志着东西方加密文化的一次重要交汇。

WLFI作为特朗普家族旗下的加密货币项目,代表了美国传统资本对加密行业的认可和参与。而孙宇晨的加入,则为这一项目注入了东方加密文化的视角和资源。

更耐人寻味的是,在市场剧烈波动的三月,WLFI的投资组合中,唯有TRX保持着盈利状态,其它主流加密资产如以太坊都让特朗普家族亏损严重。

特稿 | 孙宇晨的野心

与此同时,火币HTX在他的运作下也逆势崛起,按CoinGecko给的数据,火币HTX 是唯一一个在Q1实现现货交易额环比上涨的主流交易所——涨了11.4%。

特稿 | 孙宇晨的野心

四、总有人会老去,也总有人会年轻

在今年4月的香港区块链大会上,孙宇晨与赵长鹏的会面颇具象征意义。

赵长鹏作为曾经的币安掌舵人,如今因监管原因已卸下CEO头衔,进入半退休状态,他也发言感叹,"这个行业终究是年轻创业者的舞台。"

这样的场景在加密世界并不鲜见。李林在转让火币控股权后逐渐淡出公众视野;比特大陆的吴忌寒在经历控制权之争后转向投资;以太坊联合创始人Anthony Di Iorio甚至直接宣布"退出加密圈",另一位Vitalik也被社区诟病不再投入精力Bulid。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或多或少的开始隐退。

特稿 | 孙宇晨的野心

图源网络

而孙宇晨却始终活跃在一线,因为他创业足够早,你会发现,他才34岁,正是而立的年龄。

在加密行业,他早已取得了足够大的成就,赚到了足够多的钱,但他依然选择奋斗在最前沿。

五、湖畔的烙印,未来的承诺

从2015年湖畔大学成立之初,五年来马云的第一课的主题一直没有改变,都是关于“使命愿景价值观”。

在马云看来,“如果在湖畔三年之后,学员没有使命感、不清楚什么叫愿景、什么叫价值观,你就不能从湖畔毕业,你也永远没有毕业。”

这句话,十年后依然在孙宇晨的脑海中留有烙印。

这种长期主义的思维模式,在他每一个关键决策中都能找到痕迹。2014年,当IDG资本的"90后基金"被业界视为笑谈时,他是少数坚持到最后的创业者;2017年,波场成立之初,他的野心就是构建全球去中心化自由的体系;直到2025年TRX ETF S-1申请递交美国SEC,他的坚守终于看到回报。

一切正如他10年前采访所言:"企业家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公司和项目,必须有大格局,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整个行业。这也是我本人和项目一直在努力的方向——通过自身努力为整个行业做出贡献。"

正如他说:

"恐惧、敬畏、尊重——这是对监管的态度。”

“传承、坚守、建设——这是对自己的要求。”

这是他的“野心”,也是他对长期主义的坚守。

特稿 | 孙宇晨的野心

谁能想到1990年出生的这个小孩,已悄然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图源:孙宇晨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