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概要
1.政策動向
美聯儲觀望:CPI略超預期,PPI低於預期,內部觀點分化。圍繞是否“炒掉”鮑威爾的爭議升溫,美元獨立性挑戰再現。
中國刺激政策持續:“反內卷”政策深化,工信部細化行業產能與價格優化政策。國常會發力提振內需與消費,聚焦新質生產力、新興服務業。
2.經濟基本面
國內:
Ø 社融與貨幣資料超預期,信貸與流動性擴張明顯。本階段,政府專項債托底作用顯著,反映政策托底實效與實體經濟信貸回暖趨勢。但實體企業融資、個人融資仍未見到明顯改善。經濟仍然維持供給端拉動,需求端復蘇有待進一步驗證。
境外:
Ø 美國新增就業穩定,失業率低位徘徊。6月CPI增至2.7%,通脹有韌性。經濟呈現“軟著陸”:就業市場穩定但放緩,消費強於預期,通脹傳導漸顯。
Ø 市場預期:“通脹是底線、就業疲軟是導火線”,通脹持續高企僅靠經濟放緩不夠;若消費與就業顯著回落,降息視窗或提前。
3.其他重要事件
美方推動SLR放鬆與高關稅:特朗普推動放鬆銀行SLR監管,並註冊新一輪對多國出口關稅,財政擴張與監管寬鬆暗示政策組合延續。
歐洲與中東地緣動態:歐洲對美關稅反制和中東局勢仍可能短期擾動油市與歐債,兩類資產表現分化。
投資要點與大類資產策略
1.利率債市場分析
上周複盤:債市收益率整體呈震盪態勢,收益率曲線走陡。10Y收益率先下後上,背後對應:①央行呵護資金意圖明顯;②稅期對資金面影響逐步減弱;③議及基本面資料未太超預期;④股債蹺蹺板演繹下債市承壓。
機構行為:由於前期資金利率大幅下行,機構紛紛加杠杆壓縮信用利差,並挖掘新老券利差,導致交易擁擠度處於偏高水準,對利空消息敏感度上升,進一步加劇債市波動。
下周預期:資金邊際轉松,政治局會議博弈或加劇,股債蹺蹺板下關注交易性機會。
債市整體環境:外部宏觀環境能見度不高 + 內需緩修復 + 寬貨幣進程仍在 + 基本面顯著改善帶來的利空尚未顯現 →整體仍處利多環境。
較低的收益率水準約束下行空間 + 風險偏好邊際回升下目前1.67%點位元彈性有限 →短期擾動較多。
2.信用債市場分析
境內:央行繼續大額投放資金呵護資金面,利率轉松利好信用債。信用債收益率整體下行,票息資產荒加劇,交投情緒尚可,機構或適度下沉資質與加杠杆。
境外(中資美元債):整體交投情緒減弱,二級市場承接能力降低,一級市場新發情緒降溫,南向通投資者範圍擴容利市場好活躍度與流動性。中資境外債5月以來估值快速上漲,修復前期偏離。雖然當前市場收益率普遍較低,但早期持有者在本輪可獲估值增值收益。
3. A股與港股市場分析
A股:小幅上漲,成交量穩,反映結構性活躍但整體節奏平穩。本階段主要為銀行板塊帶動,其他板塊未現明顯強勢。基本面方面未見明顯的改善驅動因數,當前市場仍然為政策預期下的風險偏好改善。市場流動性也在政策呵護下延續寬鬆,人民幣貸款擴張帶動流動性增厚,銀行、地產相關信貸回暖助力市場資金流入。
風險點:中證1000期現貨基差維持高位,中性策略持續新高,中小盤存脆弱性,謹防回檔。
港股:漲幅較好,HK50創新高。本階段,港股呈現如下特點:一是中國內地資金淨流入;二是政策預期持續,滬深新政啟動市場,北向資金配置熱度轉向港股;三是IPO脈動強勁,提升市場活力與參與度。近期,科技股表現最為亮眼,新基金與“快入機制”推動短期波動加劇,但需規避短期過熱。
整體:A股港股受政策紅利及資金共振推動,中長期基本面積極。A股更具政策與宏觀流動性支撐,港股彈性更高(資金流入+IPO)。需謹慎應對貨幣、政策及地緣波動,設置止盈與倉位管理。
關注機會:“反內卷、去產能”背景下的行業龍頭並購整合估值重估;軍工板塊確定性機會。
4.可轉債市場分析
A股:本周A股維持漲勢,流動性維持充裕,小盤股表現繼續優於大盤股。
外部環境相對穩定,美國向多數交易夥伴發新關稅函(中國除外);作為中美日內瓦協議的一部分,美國商務部口頭同意英偉達繼續向中國出口H20晶片;財長貝森特暗示暫停關稅期限(8月12日)可延長,相比美國其他交易夥伴,中美暫時處於相對友好的階段。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提升了A股的風險偏好。
可轉債市場狀況:估值方面,轉債價格繼續抬升,估值水準仍維持偏低。截至7/17收盤,價格中位數:126.82,較上週五125.81進一步上升,YTM中位數-3.24%,純債溢價率中位數:19.82%。
-轉股溢價率:27.38%與上周相近,處過去四年低位附近。
-流動性方面:正股與轉債均保持充裕。
-A股日成交額範圍:1.46-1.64萬億元,成交中樞明顯高於上周的1.22-1.74萬億元。
-轉債日成交額範圍:699-760億元,成交中樞與上周相近。
-產品交易計畫:優先止盈價格虛高標的,小幅加倉具性價比標的。
5.商品市場分析
國內:延續“政策預期驅動+經濟邊際改善”。上半年GDP增5.3%,6月工業增加值增6.8%超預期。政策聚焦“調結構+去產能”(新型城鎮化、重點行業穩增長方案),鋼鐵、水泥、玻璃等傳統工業品受益,供給側出清預期帶動估值修復。光伏矽料震盪加劇,前期情緒高漲後開始博弈政策兌現節奏。但是,社融資料顯示居民融資需求仍偏弱,企業短貸季末衝量特徵明顯,實際需求支撐仍顯不足,若政策預期落地不及預期,相關板塊或面臨更大波動壓力。
海外:美國6月CPI溫和但商品和服務價格上漲,關稅通脹影響待觀察。美聯儲內部分歧加劇,“鮑威爾去留”風波增不確定性。黃金整理震盪,銅關稅影響顯現,當前處於震盪消化階段。非美“銅搬運”鏈趨瓦解,定價權或向需求端傾斜。
6.境外資產市場分析
美債方面:
-現狀:美國經濟資料超預期、特朗普政府與鮑威爾對抗持續,美債收益率延續了高波動行情,美債收益率再次沖高,導致收益率曲線加速扭曲陡峭化和美元走弱。
-展望:擾動落地,利空減少。9月降息仍然是高概率事件。因此,美債回檔即是買入機會。
-風險提示:本周日本再次顯示全球發達市場利率長期端供需失衡問題,這一點是一個不容忽視風險。
日債方面:
-市場表現:日本國債(JGB)期限結構的過山車走勢正成為常態。
近期波動主因:本週末參議院選舉帶來的緊張情緒,市場最初措手不及,面臨急劇陡峭化壓力。參與者迅速將財政擴張擔憂納入定價,因擔憂執政聯盟自民黨-公明黨可能失利的風險日益增加。
-貨幣政策預期:預計選舉結果對日本央行 (BOJ) 政策影響有限,仍預計下一次加息將在2026年1月分行經理會議之後。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團隊投資研究人員的分析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的權威觀點,數據不形成任何投資建議,本文信息也均不形成任何投資意見,僅供讀者參考。
未經金洲資管先書麵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刊登、轉載和引用,否則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後果及法律責任由私自翻版、複製、刊登、轉載和引用者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