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短期缓解、中期风暴,长期重构

2025年中美贸易战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国家经济进入紧急状态,并推出一系列新的进口关税政策。

这一政策被称为“解放日”,对所有外国商品设定了10%的基础关税,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则征收高达145%的重税。特朗普政府将此举描述为解决长期贸易失衡、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措施。

中国几乎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对美国产品的关税提高至125%,同时限制稀土元素的出口——这些材料对全球制造业至关重要。短短几天内,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便急剧降温。

市场对此反应强烈。标准普尔500指数在不到一周内下跌了15%。截至4月7日,纳斯达克指数年内跌幅接近20%。投资者被这一轮升级的规模以及对全球增长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所震惊。

加密市场同样不平静。随着股市下跌和不确定性蔓延,比特币(当时价格为84,680美元)的交易量激增,许多人将数字资产视为对冲工具。

以下将深入探讨这场贸易紧张局势对金融市场的冲击,首先是传统股票市场,随后是加密资产市场。

贸易战对股市的冲击

市场不喜欢惊吓,更不喜欢贸易战。

当美国在2025年4月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45%的关税时,华尔街的反应迅速且猛烈。标准普尔500指数在短短两天内暴跌逾10%;科技股受到更大打击,纳斯达克自年初以来累计下跌近20%。

不过,如果你经历过此前的贸易摩擦,这一幕其实并不陌生。在2018年至2019年第一轮中美贸易战期间,每一条关于谈判或新增关税的推文都能引发股市剧烈震荡。而如果时间线拉得更长,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堪称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例子之一——在全球关税飙升、贸易急剧萎缩之下,经济大萧条进一步加剧。

那么,为何股市会受到如此重创?原因有几方面。首先,关税提高了进口商品的成本,这会压缩依赖全球供应链企业的利润空间。比如汽车制造商或电子品牌,如果零部件成本上涨,要么吞下利润压力,要么转嫁给消费者。无论哪种方式,企业盈利都会受损,而盈利正是股市估值的核心驱动因素。

其次是“恐慌效应”。贸易战往往会给经济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是否还会有更多关税?其他国家会不会反击?这种难以预测的局面会让企业推迟投资和招聘,而消费者也可能开始削减支出。市场的不确定性通常会表现为波动性上升,衡量这一情绪的指标是华尔街著名的“恐慌指数”(VIX),它在类似局势中往往会飙升。

央行有时会通过调整利率或注入流动性来缓冲冲击。但当问题的根源是政治因素时,货币政策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关税来袭,加密货币先挨一拳后迅速反弹

加密货币市场同样受到关税政策冲击,但几天后便出现反弹,凸显了在全球不确定性中加密资产既波动又敏感的特性。

在特朗普宣布新一轮关税后,比特币一度跌至约76,000美元。以太坊和其他主要加密货币也同步下滑,几天内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蒸发了约2000亿美元。

这类抛售其实并不罕见。当不确定性飙升——比如突如其来的贸易紧张升级——投资者往往会选择“保守操作”,撤出高波动资产(如加密货币),转向更安全的资产,比如现金或债券。这是典型的“风险规避”模式。

但如你所见,加密货币通常不会低迷太久。到了4月中旬,比特币已反弹至接近85,000美元。以太币(ETH $1,600)、瑞波币(XRP $2.09)等主流代币也有所回升。对许多投资者来说,这次反弹再次提醒人们:尽管加密市场波动剧烈,但它正越来越被视为一种“对冲工具”——一种不受任何政府或政策左右的资产选择。

在2018–2019年的中美贸易摩擦期间,比特币也表现出类似趋势:短期下跌后迅速恢复。而在2025年初,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时,也曾引发一波加密市场的下挫,不过很快便逆转反弹。

相比之下,股市的恢复则更为艰难。截至2025年4月,标准普尔500指数年内下跌近9%,纳斯达克更是下跌超过13%。虽然美国随后宣布暂停部分国家的关税90天,带来短暂提振,但整体而言,股市情绪仍然低迷。

贸易战对供应链和消费者意味着什么

2025年的贸易战正在波及全球供应链,逐个行业地引发连锁反应。

从电子产品到汽车再到医药,全球商品流通的成本正在上升。以电子产品和半导体的影响为例。

电子产业首当其冲。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价值1460亿美元的电子产品。随着这些商品的关税大幅上涨,如果这一关税水平持续,企业每年将面临高达1820亿美元的额外成本。

这对消费者来说同样是坏消息。以苹果公司为例,由于手机尚未获得长期豁免,iPhone 16 Pro Max 的售价可能从1199美元涨到1800美元以上。再考虑到笔记本电脑、芯片和智能设备未来可能也面临新的关税,这整个行业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关税上升、市场动荡,接下来会怎样?

围绕2025年美中贸易战的大局依然模糊,但它对投资者、企业高管和全球政策制定者的影响已然显现。

我们可以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视角来看未来的走势。

短期来看,有了一点喘息的机会。美国宣布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部分科技产品暂时豁免于最严厉的关税之外,这让市场暂时松了口气。标普500指数出现反弹,全球市场也随之上扬。亚洲的科技股指数走高,德国DAX和英国FTSE 100等欧洲市场也出现上涨。美国银行业的强劲财报进一步提振了市场情绪。

不过,这种缓和可能只是暂时的。豁免政策目前还在评估期,而整体贸易政策则像流沙一样,随时可能转向。

中期来看,风险开始增加。如果贸易冲突持续下去,将有可能严重拖慢全球经济增长。摩根大通已将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上调至60%,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各国央行也重新进入观望和准备模式——利率调整、协调行动、应急预案等再次提上议程。

一些声音开始呼吁全球应对措施,比如前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就建议采取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全球协调应对。而企业们也在重新审视供应链,试图寻找替代方案——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从长期来看,全球格局可能发生结构性变化。许多国家正在尝试建立新的贸易协议,减少对传统经济强国的依赖。比如中国正在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而美国则加大对本土制造的投入,力图削减对进口的依赖。

这种转向可能引发重大影响。世界贸易组织(WTO)已经警告称,美中贸易总量可能萎缩多达80%。要知道,这两个国家合计约占全球贸易的3%,一旦如此剧烈下滑,全球经济也可能会因此剧烈震荡。

总结

2025年的贸易战已远不止是关税表面上的数字游戏,它深刻影响着全球的经济信心、市场结构和地缘政治格局。短期缓解,中期风暴,长期重构——这可能是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现实。

作者:Bradley Peak,CoinTelegraph

编译:PowerBeats

原文:

https://cointelegraph.com/explained/how-trade-wars-impact-stocks-and-crypto

联系我们和加入社区

Follow and Join us

Telegram:@PecPowerversechain

声明:本文为PowerBeats的编译文章,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欢迎将本文分享给更多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