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比特币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而这一次的牛市已经不再是散户推动的狂热投机,而是由传统资本市场内生驱动的结构性行情。StarEx交易所分析师jason认为ETF资金流入、企业财库配置、主流指数被动持仓、监管框架的成熟——这一切正构成一个清晰的趋势信号:加密资产已被纳入全球资本体系核心结构,新一轮牛市的根基由此形成。

ETF资金流入:牛市的“制度化引擎”

自2024年初美国SEC批准11支现货比特币ETF以来,传统金融机构正式打开了合规投资比特币的大门。六个月以来,ETF持续获得净流入,其中仅5月就吸引了超过52亿美元资金。自6月中旬起,比特币ETF更是连续11个交易日出现资金净流入,形成了明显的正向反馈链条:ETF买入带动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带来市场信心,信心增强吸引更多资金入场。

与散户不同,ETF背后的资金更具长期性和稳定性,资金规模也远超加密原生圈层。更重要的是,ETF让401(k)、养老金、家族办公室等传统资本账户首次可以合法合规配置比特币。这使得比特币首次被纳入主流金融资产配置的资产池中,从“边缘另类资产”走向“战略配置标的”。

企业财库入场:比特币成为新一代“数字黄金”

与ETF资金同步出现的,是企业财务金库配置比特币的潮流。MicroStrategy 在这一轮行情中持续增持,目前持有接近60万枚比特币,成为比特币最大的单一机构持有者。日本上市公司 Metaplanet 也于今年多次购入比特币,表明亚洲市场的企业也在效仿类似策略。

与此同时,美国主要的比特币矿业公司,如 Marathon、Riot、Hut 8 等,也纷纷采用“挖矿+持币”的双策略,将比特币当作自家资产负债表上的“战略储备”。越来越多企业不再只是通过加密产品赚钱,而是把比特币本身当作抗通胀的长期储值资产。

这种趋势使得比特币不只是被“买”,而是被纳入主流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资本决策体系。比特币正在逐步成为企业财务配置中“类黄金”的选项。

指数基金被动持仓:比特币进入传统资产组合

除了ETF直接买入比特币外,传统指数基金也在“被动持有比特币敞口”。比如,由于 MicroStrategy 的股价紧跟比特币走势,越来越多标普500、纳斯达克追踪基金被动增持其股票,这实际上成为“绕道间接配置比特币”的渠道。

StarEx交易所分析师jason认为这一现象带来的效果是:传统资本市场在不知不觉中不断扩大对比特币的间接敞口。换句话说,就算一个基金没有明说自己在“投币”,但它在追踪纳指、配置科技股的过程中,已经“被动上车”。

这使得比特币第一次以“公司股权 + ETF + 板块行情”三重路径,潜移默化地融入传统投资者的日常资产组合。

宏观政策配合:美联储和财政赤字造就“比特币估值底”

2025年,美联储面临经济放缓与高财政赤字的双重压力,转向宽松的信号日益明显。美国赤字已突破1.7万亿美元,真实利率再度回落,使得投资者重新寻求稀缺性资产避险。

StarEx交易所分析师jason认为在这种背景下,黄金与比特币形成“双锚”格局。尤其是比特币总量固定、没有信用风险、全球可自由转移,更加适合在高通胀+货币贬值环境下充当价值储藏工具。与法币相关风险上升的宏观背景,恰恰强化了比特币的金融属性和估值逻辑。

监管清晰度提升:消除机构顾虑,扫清配置障碍

过去几年阻碍机构入场的最大问题是监管不确定性。而现在,这一障碍正快速消失。美国SEC已默认比特币和以太坊为“商品”而非证券,避免了诸多合规风险。多个比特币ETF已获批准上市交易,Coinbase、Grayscale 等平台也获得了合规运营的许可。

在国际上,日本、新加坡、德国等国已确立明确的加密资产税收与会计处理标准,企业可合法将比特币列入财务报表,甚至享有相关的税务减免。

StarEx交易所分析师jason认为这一系列监管进展的本质在于:机构再也不怕“政策黑天鹅”了,可以大胆地将加密资产纳入资产配置体系,从而释放出巨量资金入场。

本轮行情的结构与过去完全不同。2017年是ICO泡沫;2021年是DeFi、NFT与散户热钱;

而2025年,是由ETF、企业金库、指数基金、宏观政策、监管框架共同驱动的、结构性资金主导的牛市。

这是币圈第一次真正被全球资本市场“结构性认领”。StarEx交易所分析师jason认为这不是一轮币圈内部的牛市,这是一次由外部资本市场主导的“数字资产重估周期”。而这一周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