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的定义并没有一致的概念。
被称为“Web3之父”的Gavin Wood在2014年用一句话将Web3定义为:Less trust, more truth(少一点信任,多一点真实)。
从2014到2025年,经过十年多的历程,在2025年3月杭州的线下活动中,Gavin Wood带着他的Polkadot升级项目JAM(Join-Accumulate Machine)开启巡回演讲,表示“我们正在构建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区块链架构,而是整个 Web3 计算范式的变革。”尝试通过JAM 升级现有的区块链计算模式。
Web3虽然没有严格的定义,但下列特征是Web3的核心。
Web3 是去中心化的:大部分互联网不是由中心化实体控制和拥有的,而是由构建者和用户分配所有权,并形成DAO的治理协作模式。
Web3 是无需许可的:每个人都有参与 Web3 的平等权限,没有人被排除在外。
Web3 是具有原生支付功能的:它使用加密货币进行线上消费和汇款,而不是依赖传统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过时的基础设施。
Web3 是去信任的:它通过智能合约、加密技术、激励措施和经济机制运转,而不是依赖受信任的第三方(如银行、房屋中介等)。
Web3是可拥有的:可拥有被看作是Web3区别于Web1和Web2的特别之处,可拥有体现了用户的数据所有权,并随之形成NFT的大规模应用。
Web3带来了什么
Web3允许现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更有效或更有价值的方式进行重新制定,并使以前不可能实现的全新想法成为可能。
数字所有权
区块链技术带来了数字所有权,这是技术演进中的一大步,随着它改变我们所有人的交流方式,它将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当然,这种演变还只是展望,我们正处于瓦解现有模式的初级阶段。
数字商品化
NFT在近几年的爆火被看作是和BTC一样的发明和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数字所有权可以看作是“可拥有的互联网”的体现。
这些新工具将通过提供所有权效用,以稀缺性(就像现实世界中完美的时尚和生活方式)驱动FOMO,将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合并为“phygital”,或一种称之为元宇宙的数实融合的场景应用。
更高的用户参与度
Web3通过代币所有权为消费者提供选择权。它还以社区为中心,许多项目在数字论坛中有强大的影响力。这些所有权和社区元素将传统的“消费者模式”转变为贡献者或共同创造者模式。
品牌吸引消费者并为选择加入、参与和共同创造的忠诚者创造价值,都意味着品牌/项目方和受众的用户更深度的结合在一起。
更大的愿景
Web3、VR/AR和人工智能的融合,Z世代和Alpha世代在这样的环境和影响下长大,意味着我们在未来10年见证的技术变化可能比过去100年的还要多。
部分行业专家认为我们正处于Web2.0-2.5之间的过渡阶段也是合理的。期望立即实现Web3可能不现实。但技术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互联网的每次迭代通常需要10-15年的时间才能成熟。
随着基础设施、应用层的完善,AI的驱动,未来,我们或许将会看到更多用户体验友好的Web3产品,为大规模运用、无缝衔接Web3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