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欄目按從舊到新的時間順序髮佈公司曆史研報,供讀者回溯參考。本文觀點及數據基於原始研究時間,部分信息可能已髮生變化。

宏觀概覽

重要事件

中美貿易關繫改善,倫敦會談後雙方最新官方報道表述爲取得實質性進展,關稅影響有所緩和,市場給予了較爲正麵的響應。

中東地緣風險驟昇,6月13日伊朗與以色列爆髮罕見直接衝突,對抗強度與昇級速度超預期,推高全球風險溢價。

全球主要經濟體數據及央行政策

美國:2025年Q1 GDP環比下滑 -0.3%,反彈乏力;本週美聯儲利率決議成焦點。

歐元區:5月通脹率降至1.9%,首次跌破2%,官方表態貨幣政策已趨中性,未來仍將數據決定路徑。

英國:英央行暫未降息,維持政策利率4%,但預計8月或有降息動作。

日本:整體狀況爲低增長,央行仍維持寬鬆政策。

投資要點與大類資産策略

1.利率債市場分析——利率下行,資金主導

當前表現:收益率全線震盪下行,10年期國債最低觸及 1.6350%,逐步逼近去年年底創下1.6%附近的曆史低位。

核心邏輯:目前來看,在外部擾動有限的情況下,商業銀行資産負債端的流動性變化已成債市-大“主線”,收益率曲線延續平坦化趨勢。從市場驅動因素來看,隨着關稅交易逐步被市場消化,資金麵重新成爲影響債市的核心變量,債市槓桿率已超2024年水平,6月多隻債基髮佈限購公告抑製過熱。

前瞻:下週逆回購到期壓力不大,關注稅期擾動和多個宏觀數據公佈。現階段收益率向下突破創新低的動力還不算十分充足,做多動能或需等待政策利率再度調降。

2.信用債市場分析

境內市場:一級髮行利率普降 10-20bp;新髮信用債票麵利率低於估值或在估值附近。 二級市場:高等級信用債活躍度降低,交易盤更謹慎;城投債(尤其中低評級以下)強勢延續,部分弱資質地區城投債出現 10-40bp 估值減點成交,機構對票息資産的稀缺性定價很強。

中資境外債:一二級市場整體收益率持續下行 一級新髮帶擔保標的定價在7.5%,鮮有新髮; 二級收益率中樞下行至 9%(整體收益下行50-100bp),成交尚可,優質點心債需求旺盛。

3.A股與港股市場分析

-A股市場:整體呈現活躍態勢,日均成交額站穩萬億關口,資金麵有所修複。小盤股領漲但估值性價比下降;

期權市場:1000指數PCR(認沽期權成交量與認購期權成交量之比)昇至高位,表明市場風險偏好繼續抬昇的難度增大;

融資餘額:本週持續走平,資金仍聚焦小微盤股,做産業邏輯的資金未大規模進場。

政策影響:隨着7月量化新規實施時點臨近,ST闆塊已呈現提前回調態勢;本週北証50指數同步出現走勢分化,或預示市場對此已有預期。

-港股市場:港股受海外降息預期混亂的影響更大,在AH溢價創5年新低後也引髮資金均值回歸的顧慮;

恆科:亦未能順利突破前高,回調幅度略大於A股;

新消費和創新藥闆塊:均出現調整,但港股創新藥調整承接力度依然強勁,可關注其支撐是否有效。地緣衝突影響下,可關注港股的國防軍工闆塊或避險的高股息銀行、資源類央企闆塊。

4.可轉債市場分析——估值低位+流動性回暖

價格方麵:本週轉債的轉股溢價率處於過去四年低位附近;

流動性方麵:日均成交額介於695-742億元,高於前週 554-695億元,連續兩週擴張,拋離萬億元的心理線,支撐A股反彈。

5.商品市場分析

國內方麵:5月CPI同比維持-0.1%的低迷水平,PPI同比跌至-3.3%;進出口數據弱於預期,出口小幅放緩;5月實體信貸同比少增,社融主要靠企業及政府債券支撐。宏觀數據顯示國內仍處於弱複蘇區間,對商品有所利空。

國際方麵:中美貿易戰初步緩解,符合市場預期。以伊衝突再起,霍爾木茲海峽存在封閉風險,黃金日線突破前高,原油大幅反彈;美國CPI不及預期,爲降息留出空間,對商品有所利好。

6.美債及匯率市場分析

美債陷通脹擾動睏局,FOMC前夕中期券承壓顯著

  • 本週美國CPI及PPI數據低於預期,預示通脹壓力階段性緩和;然而地緣衝突引髮的油價顯著上漲,正強化通脹反彈壓力,導緻全球債券市場的緩和態勢難以持續。雖然增長與通脹的基本麵權衡有所改善,且期限風險偏好趨於穩定,但美債收益率大幅下跌的宏觀阻力依然存在。
  • 六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決議前夕,美國市場的任何持續看跌壓力更可能來自中期債券,而非長期債券。
  • 歐日政策各異:歐洲利率市場除通脹交易昇溫外無重要宏觀動態;日本方麵,央行重估國債購買計劃並與主要交易商磋商,供應因素成焦點,5至10年期限段的收益率曲線最易受潛在調整衝擊。

人民幣昇值動能持續,內需疲軟成核心隱憂

  • 中美貿易緩和趨勢可能持續(倫敦會議釋放積極信號),這推動人民幣對美元昇至4月初以來最高。我們預期:人民幣相對美元應會繼續昇值——此判斷基於中國出口部門的競爭力,以及從實際貿易加權角度來看,人民幣(尤其是對美元)存在低估,這些因素都支持人民幣走強以實現更均衡的貿易狀況。
  • 當前主要風險集中於國內需求端,而非外部環境。具體表現爲:國內信貸擴張持續疲軟,且內需支撐過度依賴貨幣寬鬆而非積極財政政策,這將削弱對貨幣的支撐。不過該風險尚未實質性髮酵,仍需持續監測。考慮到逆週期因子保持中性,鑒於逆週期因子維持中性,且存在穩步推昇匯率定盤價的意願,可持續關注人民幣昇值潛力及對區域的影響。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團隊投資研究人員的分析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的權威觀點,數據不形成任何投資建議,本文信息也均不形成任何投資意見,僅供讀者參考。

未經杭州富湧谷顯山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事先書麵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刊登、轉載和引用,否則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後果及法律責任由私自翻版、複製、刊登、轉載和引用者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