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LTP 主办的第三届「Liquidity 2025」数字资产峰会近日在香港圆满闭幕,凭借前两次峰会的成功经验,这场汇聚全球 1000 余位行业领袖、机构代表及专业投资者的盛会,不仅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机构数字资产峰会,更通过多维度探讨为行业未来发展锚定方向。峰会围绕"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融合"的核心命题,系统呈现了从监管框架到技术基建的完整生态图景。
合作 BlackRock 及 CME LTP 多项全球化布局加速
在开场致辞中,LTP 创始人兼 CEO Jack Yang 宣布多项战略布局:
- 全球化合规布局:过去 12 个月内相继获取香港、BVI、西班牙及澳大利亚金融牌照,构建横跨东西半球的合规网络;
- 基础设施创新:与 CME 合作开发跨资产保证金系统,打通传统证券、商品与加密资产结算壁垒;同步正在与 BlackRock 合作,探索在其 BUIDL 框架下对主经纪商服务的集成路径,致力于将传统资管逻辑引入链上市场;
- 5 亿美元孵化计划:设立专项孵化项目支持优秀交易团队,提供技术、合规、风控及流动性四位一体支持;
- OTC 平台升级:即将推出面向机构客户的新一代场外交易平台,专攻结构化产品、大宗交易及定制化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监管共识与生态重构 让基础设施回归核心
监管方面,Mr Joseph Chan, Under Secretary for 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 Treasury 表示,香港兼具自由资本流动、普通法体系、低税率等国际化优势,同时背靠中国内地市场,成为连接东西方的“超级桥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创新的超级枢纽,香港正着力打造兼具活力与安全的数字资产新范式。通过政策创新、监管包容与市场实践,持续引领亚太数字资产行业,为全球机构提供“合规化入场”与“技术落地”的成熟范本。
BVI金融委员会 Kishelle Blaize-Cameron 则系统阐释离岸金融中心的监管进化论——通过修订《虚拟资产服务商法案》、建立 VASP 注册制度及动态监管机制,BVI 正将合规优势转化为制度竞争力。
Gate.io CBO Kevin 的演讲直指行业痛点:在概念炒作透支市场信心之际,真正支撑日均 2000 万用户真实需求的,是合规团队、做市商及交易系统开发者构成的"隐形支柱"。其提出的 "Boring is the New Sexy" 主张引发广泛共鸣——当 AI、元宇宙等叙事渐显疲态,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合规支付通道等"枯燥基建"正推动实质性采用。此次峰会正如 Jack Yang 在演讲中表示的一样:随着传统金融巨头的深度介入、全球监管框架的逐步统一,以及 LTP 等机构在合规基建领域的持续投入,一个面向主流金融市场的数字资产新生态正在加速成型。
炉边谈话环节,来自 CME Group 的 Giovanni Vicioso 与 Bloomberg 的 Michael Elko 就“超越流动性:机构对衍生品和 ETF 的真正需求” 议题展开对谈。强调了监管清晰度和客户需求的重要性。
平衡本地合规需求与跨境流动性效率,成为行业破局核心
在第一场聚焦“跨平台的流动性与金融工具”圆桌论坛中,来自 Kraken 的 Kevin Saunders、Bitstamp 的 Bobby Zagotta、EDXM 的 Kal Chan、AsiaNext 的 Neil Thomas,以及 BitMEX 的 Stephan Lutz,共同探讨全球监管环境、市场流动性碎片化以及机构参与面临的挑战。
Stephan Lutz 指出,加密市场尚缺乏统一的“主市场”监管框架,全球资产分布与各国监管割裂共同导致定价机制区域化。他表示,尽管部分机构通过区域合规资金池聚合流动性,个别平台也在现货与衍生品市场中扮演“类主市场”角色,但整体碎片化仍难彻底解决。Kevin Saunders 也表示,加密行业应借鉴传统金融在中央清算与流动性聚合方面的机制,构建统一透明的基础设施,以在满足本地合规的同时,提升跨境流动性效率,并回应机构对最佳执行、风险管理与信用透明度的核心诉求。
在第二场聚焦“机构与数字资产——探索成长与采用”圆桌论坛中,邀请了 DBS Digital Exchange 的 David Hui、Franklin Templeton 的 Andrew Crawford 及 Deribit 的 Jean-David Péquignot,共同探讨机构在布局加密资产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
CeFi、DeFi 与 FinTech 的边界正加速模糊,安全、透明与高效的接入机制是关键
在第三场聚焦“CeFi 与 DeFi 交易:聚合与基础设施“圆桌论坛中,来自 Solana Foundation 的 Lily Liu、dYdX Foundation 的 Sarthak Jain、Talos 的 Alfonse Mandese 以及 WhiteBIT 的 Sergii Bulgakov,就 CeFi 与 DeFi 的融合趋势、信任机制差异及基础设施演进展开深入讨论。
WhiteBIT 的 Sergii Bulgakov 表示,WhiteBIT 在多个受监管市场合规运营,并关注 DeFi 用户对自托管和透明度的持续需求。为此推出链上产品 White Wallet,作为通往 DeFi 世界的“自托管入口”,以探索 CeFi 与 DeFi 混合模式的未来可能。Solana Foundation 主席 Lily Liu 指出,CeFi、DeFi 与 FinTech 的边界正加速模糊,用户真正关注的是能否高效接入协议与服务,而非底层架构本身。Talos 的 Alfonse Mandese 也认为,机构客户进入 DeFi 的关键在于安全、透明与高效的接入机制,CeFi 与 DeFi 的融合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基础设施突破点或将集中在链上操作效率与合规技术
在第四场“机构融合——先进托管解决方案与监管明确性””圆桌论坛中,来自 Copper 的 Simon Morgan、Fireblocks 的 Jude Zhu、Ledger Enterprise 的 Takatoshi Shibayama 与 Binance 的 Joy Lam 共同探讨托管与监管的发展方向。嘉宾一致认为,机构托管正从安全保障走向涵盖代币化、法币通道与结算功能的全栈集成。
Simon Morgan 指出托管正成为提升资本效率的核心环节,Jude Zhu 强调自动化与标准化的重要性,Takatoshi Shibayama 呼吁监管理解底层技术,Joy Lam 则认为清晰监管是机构入场的关键。 Ledger Enterprise Takatoshi Shibayama 则表示基础设施突破点或将集中在提升链上操作效率与合规技术栈深度融合。
在第五场聚焦“传统金融的整合——资产代币化与稳定币”圆桌论坛中, Anchorage Digital 的 Moses Lee、UBS 的 Andrew Wong 、BlackRock 的 Barton Lui 以及 Animoca Brands 的 Evan Auyang,共同探讨传统金融与加密行业的融合趋势。
AI 交易的下一阶段,将是 AI 与 AI 的对抗博弈
在第六场聚焦“Crypto的 AI 与算法交易——塑造未来“圆桌论坛中邀请了 Abex 的 Erkan Kaya、AWS Web3 的 Kong Lei、Pulsar CEO Jacky Chung,以及 First Star Ventures 的Millie Liu,共同探讨 AI 技术在加密交易中的应用与演进方向。
Erkan Kaya 指出,AI 交易正从依赖基础信号转向模型对抗为核心的新阶段,策略间的博弈将成为关键竞争点。Kong Lei 强调,云计算与高性能基础设施是支持实时 AI 策略部署的基石。Jacky Chung 则分享了基于行为识别与市场结构分析的算法演进路径。Millie Liu 表示,未来的领先策略将在于能结合工程能力、行为洞察与动态响应的智能系统。
随着LTP「Liquidity 2025」数字资产峰会的闭幕,全球市场的未来图景已愈发清晰。
从 BlackRock、DBS 到 UBS,传统金融巨头的深度布局印证了链上市场的战略价值;从香港、BVI到欧美监管框架的逐步统一,全球合规网络正为机构入场扫清障碍;而LTP等机构在跨资产结算、链上资管及流动性基建的突破,则为行业注入新的动能。
特别鸣谢:Liquidity2025 机构数字峰会赞助商及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