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逻辑:以成本换安全

牛市价差策略的本质是用权利金对冲换取收益确定性。当投资者预期标的资产价格将温和上涨,但不愿承担单边买入期权的全额成本或无限风险时,可通过同时买入低行权价期权与卖出高行权价期权的组合,将收益与亏损锁定在可控区间。这种策略如同“带安全绳的登山”——既能享受上涨收益,又避免坠崖风险。

以美股为例:假设苹果股价现为180美元,投资者认为未来一月将涨至195美元,但突破200美元概率较低。此时可买入行权价170美元的看涨期权(权利金12美元),同时卖出行权价190美元的看涨期权(权利金5美元),净成本7美元。

若到期股价涨至195美元,低行权价期权盈利25美元,高行权价期权无价值,净收益18美元(25-7);若股价跌破170美元,仅损失7美元权利金。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性,使其成为震荡上行市场的经典工具。

构建方法:三步搭建收益阶梯

第一步:锚定标的与方向

选择流动性充足、趋势明确的资产。美股宜选大盘股或指数ETF(如标普500期权),加密市场建议聚焦比特币等主流币种。

第二步:设计行权价间距

低行权价通常接近现价(平值或轻度虚值),高行权价根据预期涨幅设定。经验上,美股个股价差设为现价5-10%,比特币等波动率较高的资产可放宽至15-20%。例如特斯拉价格800美元,买入行权价820美元的看涨期权,卖出行权价880美元的看涨期权,价差7.3%既能覆盖预期涨幅,又保留安全边际。

第三步:计算成本与盈亏平衡点

净成本=买入期权权利金-卖出期权权利金。盈亏平衡点=低行权价+净成本。

以比特币期权为例:买入行权价6.2万美元的看涨期权(权利金4000美元),卖出行权价6.8万美元的看涨期权(权利金1500美元),净成本2500美元。盈亏平衡点为6.2万+0.25万=6.45万美元,币价需突破该点位才能盈利。

风险收益比:刀刃上的平衡术

牛市价差策略的最大收益=高行权价-低行权价-净成本,最大亏损=净成本。这种“收益有顶、亏损有底”的特性,使其在三种场景中展现独特价值:

1.财报季的谨慎博弈2024年4月微软发布财报前,股价盘整于420美元。投资者买入行权价425美元的看涨期权(权利金10美元),卖出行权价445美元的看涨期权(权利金4美元),净成本6美元。财报后股价涨至438美元,低行权价期权盈利13美元,高行权价期权仍虚值,净收益7美元(收益率117%),远超股价4.3%的涨幅。

2.加密周期的稳中求进比特币减半前常伴随剧烈波动。2024年3月币价从7.2万美元回调至6.5万美元时,买入行权价6.8万美元的看涨期权(权利金5000美元),卖出行权价7.5万美元的看涨期权(权利金2000美元),净成本3000美元。减半后币价回升至7.1万美元,低行权价期权盈利3000美元,对冲成本后刚好盈亏平衡,避免现货持仓者“涨了却白忙”的尴尬。

3.突破行情的动态调仓若标的资产意外大涨,可提前平仓高行权价期权释放利润。例如Coinbase股价从80美元启动涨势,投资者原计划在100美元止盈,但股价突破110美元后,将卖出的120美元看涨期权平仓,保留买入的100美元看涨期权,后续在130美元获利了结,收益率提升40%。

进阶技巧:让策略呼吸市场脉搏

波动率择时:在隐含波动率(IV)低位建仓更具性价比。例如纳斯达克100指数期权IV低于20%时,权利金成本压缩,盈亏平衡点更易触及;当IV高于40%时,优先使用价差策略而非单腿买入。

期限匹配:美股短期事件(如美联储议息)适用1个月内到期合约,比特币季度合约更适合宏观周期布局。2024年6月比特币ETF资金流入期间,季度合约价差策略收益比周合约高22%,因时间损耗更平缓。

对冲增强:在价差组合中加入现货持仓可优化风险收益。例如持有100股英伟达股票的同时,卖出行权价高于持仓成本20%的看涨期权,用所得权利金购买更低行权价的看涨期权,形成“现货+价差”双引擎。

总之,牛市价差不是预测神器,而是风险管理器。真正的高手,从不在暴涨时懊悔收益封顶,只在暴跌时庆幸亏损可控。

下期预告:

明天我们一起关注《熊市价差策略》

课后作业

1.实战计算:假设比特币现价6.3万美元,买入行权价6.5万美元的看涨期权(权利金4500美元),卖出行权价7万美元的看涨期权(权利金1800美元)。请计算:净成本与盈亏平衡点币价涨至6.8万美元时的收益率最大潜在亏损金额

2.市场观察:在Deribit平台选取比特币当月期权,对比行权价偏离现价5%与10%的价差组合成本差异,思考哪种更适合当前波动率环境。